欢迎进入江苏鲁班路桥构件有限公司网站!
新闻资讯NEWS CENTER

服务热线18952893920

行业资讯

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相遇在桥头
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0-02-11点击:

英国画家亨利·豪里达(Henry Holiday,1839-1927年)有一幅著名的油画“Dante and Beatrce”,描述了但丁与贝亚特丽齐在佛罗伦萨圣三一桥头相遇的情景。该幅画现存于英国利物浦Walker Art Gallery。

名桥与名画

但丁(Dante Alighieri, 1265—1321)是佛罗伦萨这座城市拥有的众多伟大文学艺术家之一,其他的还有达·芬奇、米开朗基罗、拉斐尔、薄伽丘等。但丁(Dante Alighieri, 1265—1321)以《神曲》为代表的作品,对欧美乃至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,是介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。恩格斯在《共产主义宣言》(意大利文序言)中说:封建的中世纪结束,资本主义纪元的开始,是以一个大人物为标志,这个人就是但丁。

贝亚特丽齐(Beatrice)是但丁柏拉图式的心上人(也有译成贝特丽丝、贝特丽采、比阿特丽斯,等等)。但丁一生只见过贝亚特丽齐三次。第一次是但丁9岁时,遇到了小他1岁的少女贝亚特丽齐并爱上了她;第二次是9年之后在佛罗伦萨;第三次是在贝亚特丽齐成为伯爵夫人的婚礼上。这幅画描述的是他们第二次相遇的情景。

现在许多有关但丁与贝亚特丽齐第二次相遇的描述,多出自对这幅画的解读。关于相遇的地点,许多将其误为相遇在老桥桥头甚至老桥的桥上。如360百科“阿诺河老桥”条文中说:“相传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、《神曲》的作者但丁,曾在这座桥上与热恋的情人贝亚特丽齐相遇,所以,老桥也被称为‘爱情桥’。后来,许多各国情侣都愿到这座桥上走走,以祈求幸福。”又如,何继红(佛罗伦萨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、语言学博士)在长文《翡冷翠之“桥”》中介绍老桥时说道:“伟大的诗人但丁9岁时,走在这座桥上,对一位叫比阿特丽斯的姑娘一见倾心、难以忘怀。八年后,在老桥上再次相见,姑娘的美震撼了但丁的心。”

实际上,这幅油画是根据但丁《新生》中的描述而创作的。《新生》有众多的中译本,如王独清译、1934年光明书局的版本。这里引述钱鸿嘉所译、199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文本。但丁在《新生》中详细描述了他9岁时第一次遇到了小他1岁的少女贝亚特丽齐并爱上了她之后,写道:“在我描述上述盖世无双的形象以后,许多日子过去了,转眼已整整九年。在第九年的最后一天,那位楚楚动人的女郎又在我眼前出现。她身穿一件雪白的衣服,走在年纪稍大的两位淑女之间。她经过一条街时……”

但丁在《新生》中并没有详细记述见面的地点。见面地点是画家豪里达于1882年至1884年创作油画时所设定的。佛罗伦萨最有名的桥当数老桥,那为什么没有把地点设在老桥呢?

据说,豪里达非常担心所画的场景不能真实反映当时的情景,1881年专程到佛罗伦萨实地考察。他了解到二人相见的那个时期,老桥在一场洪水毁坏后正在进行重建。因此,老桥在他的油画中,就成了背景,而不是见面的地点,油画中依稀可见老桥重建用的支架。

显然将两人的相遇说成是在老桥,太过牵强,属于想当然了。

血雨腥风中幸存

之所以人们乐于将但丁与贝亚特丽齐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说成是老桥,实在是因为老桥太有名了。

老桥意大利语为Ponte Vecchio,“Ponte”是桥的意思,“Vecchio”是古老的意思。它始建于古罗马时期,当时是一座石墩木桥,1117年和1333年两次遭洪水冲毁。现存的老桥,建于1345年,是一座三跨的石拱桥,最大跨径30米。它也是1944年德国军队从佛罗伦萨撤退时唯一没有炸毁的桥梁。据说上级的命令是炸毁所有的桥,而执行官出于对老桥的热爱而留下了它。

桥上有二层楼的建筑,以前是乌菲兹宫通往隔岸碧提王宫的走廊。最早在这里卖货的是一些铁匠和屠夫。1593年,美第奇公爵嫌打铁卖肉的活计太过粗鲁,就下令把老桥所有的铺子改成了珠宝首饰店,从此老桥又被人们称为“黄金大桥”。老桥在2008年美国《连线》杂志评出的世界最美的13座桥梁中名列第一。因此,老桥不仅在当地有名,在意大利、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非常有名。

何继红在《翡冷翠之“桥”》中说:普契尼(GiacomoPuccini,1858-1924)的歌剧《贾尼·斯基基》中有一首咏叹调《我亲爱的爸爸》,唱的就是这座桥。女儿对父亲恳求道:“啊!我亲爱的爸爸,我爱那英俊少年……假如你不答应,我就到老桥上,纵身投入那河水里。”

有人称老桥为“爱情桥”,也许源于此。

饱经风霜仍光芒

油画中,但丁正从一座桥上走下来,根据当地的地形,那座桥理当是圣三一桥。豪里达当年了解到,13世纪的阿诺河北侧、连接老桥和圣三一桥的Lungarno街,用砖铺砌地面,街边有许多商店。这在画中得到了细致的描绘。

圣三一桥(Ponte Santa Trinità,或译为圣特里尼塔大桥),它是老桥西面(下游)的第一座桥,它因附近的圣三一教堂而得名。最早的大桥为木桥,建于1252年,7年后与老桥被同一场洪水冲垮,随后重建的石桥又在1333年被洪水冲垮。此后建造的五孔石拱桥又被1557年的洪水冲毁。

现存的大桥是由佛罗伦萨建筑师桑巴特鲁姆·亚马纳提(Florentine architect Bartolomeo Ammanati)于1567年至1569年建造的,据说设计方案曾经米开朗基罗过目。这座桥如同佛罗伦萨的其他许多桥梁一样在二战中被毁,现在的桥是上世纪50年代按原样在原址上重建的。它与老桥一样,也是三孔的石拱桥,椭圆形拱轴线,主跨为32米,两边跨为29米。桥头和桥尾有四季雕塑像。清晨,水静如镜,宛如油画;夕阳下,金碧辉煌。

因此,这座桥不仅因为有故事而闻名,桥梁本身的技术与艺术,也是令人称道的。只可惜老桥太有名了,多多少少遮盖了它的光芒。

回到但丁与贝亚特丽齐第二次相遇的情景,也有许多人根据油画进行了解读。如,有的说贝亚特丽齐“目不斜视地从但丁面前走过,因为耳闻他对其他女子示好,故而对他视而不见地忽略”;或者说“贝亚特丽齐手持鲜花,但她仿佛没有看见但丁,径直走了过去,脸上泛起潮红”。

实际上,但丁《新生》中对当时的情景明确地写道:“她经过一条街时,盈盈秋波转向我惶悚不安地站着的地方,她怀着无比的深情对我亲切致礼,使我似乎看到幸福就近在身边,而这种深情厚意,如今在永世中得到报答。”

“当她向我致以极其甜蜜的问候时,正好是那天的九点钟;由于她的话传入我的耳鼓还是第一次,我真是欣喜若狂,就如醉如痴地离开了人群,回到我房间里静寂的所在,思念起这个尤物来。”

显然,“这一次贝亚特丽齐向他打了招呼,可但丁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。但就他所描述,当时出现了神圣的幻象。” (张曙光《但丁的奇异旅行》)油画详述的应当是二人分离的情景,而非相见时的情景。

张曙光在《但丁的奇异旅行》一文对他们的第二次相遇给予很高的评价。他认为:《新生》就是为贝特丽齐而写的。显然,她无论活着或死去,都成了但丁心目中最圣洁的形象。这一形象的圣洁在《神曲》中被推向了极致。她成为《圣经》中最著名的圣徒中间的一位,还受命于马利亚,参与了拯救但丁的行动,并在但丁结束炼狱之旅时,由幕后走到台前,亲自引导了但丁的天堂之行。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几个世纪后,歌德的著名诗句“永恒的女性,引导我们上升”。

也有人认为,没有他们的这次邂逅,也可能就没有《神曲》。我的恩师郑振飞对此评价道:“一座桥,一个故事,一个划时代的作品诞生,一个伟大的诗人横空出世。我想,邂逅这就是桥梁的意义,它让故事发生,让世界变化。”

在油画“但丁与贝亚特丽齐”中,为什么画家将二人相遇设在桥头?你看,但丁从桥上下来,在那一转身的瞬间,遇到了心上人,这种场景的设置,能充分诠释当时的情景。从画作本身来说,这样的设置,有利于画面的布局、代表性景物的选择、中心人物的表现和主题的表达。这幅画中有两座名桥,一近一远,一局部一全部,桥梁本身的沟通、交流的喻意,也进一步烘托了这幅画的意境。

实际上,二人相遇的确切地点已无据可考。根据油画说是在圣三一桥,也无不可。黄永玉在《但丁和圣三一桥》一文中说,有的人来到圣三一桥桥头,就会乐滋滋地测量,但丁当时站在这里还是那里,一尺或再过去几寸?另一个人则认真地纠正,“不,还更过一点”。这么当真倒是不必了。

至于有人将二人的相遇地点说成是老桥,除了老桥有名外,那是因为今天的老桥上多是珠宝首饰店,人们做这样的想象,商家制造些爱情的传说,都是可以理解的。若要是回到历史,想想当时的老桥上的商店均是打铁、卖肉的,污水横流,人潮涌动,我们当是不会安排他们二人在那里相遇了吧。

诗情浓意尽桥中

上面所述的两座桥,均跨越阿诺河(Fiume Arno)。阿诺河横贯佛罗伦萨市内,她平常美丽动人,为市民提供水源、水运,养育了两岸的人民。与此同时,她也阻碍了两岸的沟通,且洪水频发,每每给当地带来洪灾。始于古罗马时期的阿诺河的桥梁,屡建屡毁,屡毁屡建。现在的市区范围内共有10座桥。

从地理位置上,何继红在《翡冷翠之“桥”》中说:由西向东分别是:1.卡西尼桥(Ponte delle Cascine);2.维多利亚桥(Ponte alla Vittoria);3.维斯普奇桥(Ponte Amerigo Vespucci);4.卡拉亚桥(Ponte alla Carraia);5.圣三一桥(Ponte Santa Trinita);6.老桥(PonteVecchio);7.恩宠桥(Ponte alle Grazie);8.圣尼古洛桥(Ponte S. Niccolò);9.韦拉扎诺桥(Ponte Giovannida Verrazzano);10.马可·波罗之路(Via Marco Polo/)。

市中心有5座桥梁,也是最有名的桥。图7中从左往右(下游往上游)分别是:维斯普奇桥、卡拉亚桥、圣三一桥、老桥、恩宠桥。

从时间顺序上,第一座修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老桥。第二座是卡拉亚桥(Ponte alle Carraia)。第三座桥是感恩桥(Ponte alle Grazie),因感恩圣母礼拜堂而得名。第四座桥是圣三一桥。另有两座是19世纪建的圣尼科洛桥(Ponte San Niccolo)和维托里娅桥(Ponte della Vitoria)。余下的则为近现代修建的。

卡拉亚桥是佛罗伦萨修建的第二座跨越阿诺河的桥,相对于老桥,它也称为新桥。老桥的得名,也是相对于新桥。该桥多灾多难,最早建于1218年的桥分别于1274年、1333年和1557年毁于洪水并重建,1944年德军战败撤退时又将其炸毁。现存的桥建于1948年,是一座五孔实腹式石拱桥。

老桥的上游(东面)最近的一座桥是恩宠桥(亦译为阿勒教堂大桥),它始建于1237年,1333 年在洪水泛滥时屹立不倒。1345年重建为9孔拱桥。1347年为扩建莫齐广场(Piazza dei Mozzi)而填埋了两孔。当时的桥上还有一些房子,类似于老桥,1876年为在桥上铺设铁路,这些建筑物被拆除。1944年二战被毁后,现存的桥梁是1957年重建的。

离老桥稍远的是一座三孔的石墩梁桥,也是市中心5座桥梁中唯一的一座梁桥。

阿诺河之于佛罗伦萨,就像塞纳河之于巴黎,泰晤士河之于伦敦。河上的桥,它们无不是那么的漂亮,无不是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完美的结合,无不闪烁着与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光芒。

佛罗伦萨(Florence)旧译为“翡冷翠”,据说这名字是徐志摩起的。黄永玉在《沿着塞纳-马恩省河到翡冷翠》一文中说:徐志摩写过英国、意大利和巴黎,他的极限功绩就是在一些有名的地方取了令人赞叹的好名字:“康桥”“香榭丽舍”“枫丹白露”“翡冷翠”……徐志摩不仅给它起了这么好听的名,还写了一首诗《翡冷翠一夜》。诗中写道:

你真的走了,明天?那我,那我……

你也不用管,迟早有那一天;

你愿意记着我,就记着我,

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

有我,省得想起时空着恼,

只当是一个梦,一个幻想;

……

头顶白树上的风声,沙沙的,

算是我的丧歌,这一阵清风,

橄榄林里吹来的,带着石榴花香,

就带了我的灵魂走,还有那萤火,

多情的殷勤的萤火,有他们照路,

我到了那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,

听你在这儿抱着我半暖的身体,

悲声的叫我,亲我,摇我,咂我,

……

天上那颗不变的大星,那是你,

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,隔着夜,

隔着天,通着恋爱的灵犀一点……

由于佛罗伦萨的圣三一桥(Ponte Santa Trinità)、老桥(Ponte Vecchio)均为三孔拱桥,诗中“三环洞的桥”指的是哪一座,无从查考。但这并不重要,这两座桥作为佛罗伦萨众多桥梁作品的代表,都是那么美,那么有故事,都是可以入诗的。这两座桥互为观赏对方的最佳地点。你可以到桥上看风景,也可以成为桥上的风景。你可以多到桥上走走,说不定也会有属于你的相遇。

作者 / 陈宝春

作者单位 / 福州大学

编辑 / 陈晨

责编 / 王硕

 

 

 

 

 

相关标签: